股权设计最大的坑,雷军早年也未能避免
对于创业,雷军表示:“我不提倡不鼓励大学生创业,因为中国跟美国的国情差别很远,我们的大学教育包括高中的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相对偏弱,这样出来创业的话,成功率非常之低。过去十年,很多大学都鼓励大学生创业,但结果几乎是全军覆没。而且我们鼓励学生创业还耽误了他应该有的学业,有点得不偿失。”
“乔布斯、盖茨就是大学创业成功的,我为什么不可以?想到这些,顿时热血沸腾。”
豪情万丈的雷军,于是与其他三位合伙人一拍即合,立马投身创业。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到半年时间,合伙人“光选董事长就选了两回”,雷军也因此黯然伤神的退伙。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技术高超,且满怀理想的合伙人团队会遭遇如此情境?
一切还得从雷军18岁时考入武汉大学时说起。
计算机高手雷同学
1987年,雷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雷军说:“是因为我的一个好朋友上的是中科大计算机系,我想学计算机和好朋友有共同的语言。”一个如此简单的理由,让雷军与计算机结下一生之缘。
自接触计算机开始,雷军就展现出高超的计算机天赋和非凡的编程能力,好像天生就是为写程序而生。“我如果说自己特别适合学计算机,好像有点吹牛。但进了计算机系以后,我觉得写程序就跟我在初高中时写诗和散文一样,那么畅快淋漓,一个好程序写出来的感觉,就像做了一件艺术品一样!”雷军后来对《IT时代周刊》记者如此说到。
学霸如雷军,只用2年的时间,雷军就修完了大学4年的课程,包括毕业设计在内。此外,雷军还利用暑假时间与人合作开发特别杀毒软件“免疫90”,市场很火爆,通过卖这个软件赚了几千块钱。雷军还通过“免疫90”获得了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一等奖。
提前两年修完全部学分,雷军由此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社会实践上。一有闲暇,雷军都会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背着双肩包,装着软盘和几大本厚厚的编程资料,到武汉“电子一条街”闯荡,帮人装系统、修电脑和编程序。
接受邀请,欣然创业
1990年,已成为武汉电子一条街“知名人物”的雷军,接到此前“闯荡江湖”认识及合作的王全国(后来担任金山副总裁)的创业邀请。
这时,《硅谷之火》一书中讲述的比尔·盖茨、乔布斯的创业精神,再一次在雷军心中澎湃起来。雷军无时无刻不梦想着让自己开发的软件运行在全世界的每一台电脑上。
于是仍然是大学生的雷军,与大家一拍即合,欣然参与创业。大家其乐融融,股权四人平分,各持百分之二十五。
公司名称定为“三色公司”,雷军说:“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世界就是由红黄蓝三色演变过来的。”名称寓意远大,雷军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七彩新世界。
创业半年,公司解散
满腔热血的雷军准备大干一场。然大家既没有钱投资公司,也没有对外融资,更没考虑做什么业务赚钱,直到公司做的第一单业务卖电脑,赚了四五千块钱才有了启动资金。
后来大家发现,汉卡利润高能赚钱,于是开始仿制汉卡。可没过多长时间,他们研制的程序就被别人盗用了。竞争对手在资金及市场销售方面都比他们强,成本及销量上完全竞争不过别人,仿制汉卡的业务也就没法再继续。发展到后面有14个人,经营实在困难的时候,甚至有时就派个牌技高超的兄弟跟食堂师傅打麻将赢饭菜票。
市场外部的竞争困扰着三色公司的发展,但对公司更致命的是内部管理的混乱。公司的事务经常发生扯皮,每件事情都需要反复讨论,效率低下,而且股东们对谁当董事长谁当总经理从一开始就争执不休。
雷军说“我记得只有我因为年龄最小,就没有资格去选董事长,所以我属于旁观者”,但雷军并不能置身事外,在自习室晚自习的他,经常的被通知到公司开股东会,一开就是一整个晚上,短短的半年,“光选董事长就选了两回”。
股东间一次又一次的争吵,如一盆接着一盆泼下的冷水,直接把雷军心中那团熊熊烈火般的创业热情逐渐浇灭。半年后,“觉得没有可能干成一个大公司”,雷军和另外一个合伙人就此退出公司。
退出时,他们把公司资产进行了盘点清算,分为四分之一,雷军分到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还有一堆芯片。
都是平分股权惹的祸
从豪情万丈到一地鸡毛,雷军心情不可谓不失望。激烈的市场竞争,固然是三色公司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但合伙人间因平分股权导致的内耗,无疑更令人惋惜。
究其实质,导致三色公司股东内耗的罪魁祸首,就是创业之初“其乐融融”的股权平分。
在后来的创业经验分享中,雷军多次谈到过这次创业的初体验,“感觉就像过家家”,大家“还不是很成熟”,陷入了“股权分配的最大陷阱”。
市场千变万化,时代更不相同,外部的竞争无法避免,但股东内部问题却似曾相识。因此,雷军初次创业时在股权分配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更值得创业者们深思及以此为鉴。
平分股权,股权分配最大的陷阱
为什么说平分股权是股权分配的最大陷阱?在此之前,我们先聊聊,为什么平分股权的情况经常出现?
1.为什么平分股权的情况会经常出现
平分股权的原因很多,首先和我们的面子文化有关。
在中国一起合伙创业,基本上都是同学、同乡、同事或前同事,或多或少都是认识或熟悉的人。既然都是熟人,那哥们兄弟间就不能太分你我,互相之间要照顾到各自的面子。
因此,不是谁给谁打工,大家地位身份要体现平等,所以股权分配就经常平均化处理 。如果股权比例有大的差异,那就变成谁是大股东谁是小股东,谁应当听谁的,那“身份地位”都不平等了。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刚开始创业时,往往大家还无法区分各自的重要性及贡献大小,所以,当务之急,是先动员大家把项目干起来再说,而最能让大家达成共识就是平分股权。
我们看到,虽然这里面除了有中国固有文化因素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创业者在股权平分分配认识方面上的不足导致。
2.平分股权的三大弊端
(1)缺少真正的“带头大哥”,决策效率低
平分股权最关键的问题是,当争执不下的时候听谁的?
第一,从行为内涵上看,平分股权说明团队无“带头大哥”,缺少最终拍板的“老大”。
一般来说,组织几个人一起合伙创业,你把股权平分给大家,表面上,或许说你有分享的精神;但在内心上,大家可能并没有认定你是“老大”。大家的想法更多的是,我的能力和贡献就应该持有这么多股权。
没有“老大”,说明大家互相不服气,就会因刷“存在感”或“重要性”,在有关无关的事情上“提意见”。一般事务还无所谓,当遇到重大事项需要决策,或出现原则性争议,就可能出现争执不下、互不让步。
第二,从法律层面上看,平分股权也导致股东会无法正常决策。
表决权是股权的核心权利之一,根据《公司法》的规定,除非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一般事项的表决,只要有5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即可;重大事项(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等),则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股东股权平分,一旦意见发生分歧又各不相让,没有一个占大股能够一锤定音的大股东,极有可能导致公司股东会无法召开或者公司重大事项悬而不决,公司治理陷入僵局,直接阻碍公司的发展
(2)无人愿意担责,导致没人愿意拍板
平分股权不仅会出现决策效率低下或无法决策的情况,甚至还可能出现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导致议而不决、无人愿意决策的情况。
“你们公司谁负责”,对于初创公司来说,股东持有的股权,在大部分时间代表的不是利益,更多体现的是风险、是责任、是损失。享有多少的股权,就意味应当承担多大的责任。既然大家股权平分,享受同样的权益,那为公司负的责任也应该是同等的。
但根据“责任分散效应”原理,责任除以二等于零。平分股权,可能导致谁都不愿意做最后的决策,谁都不想承担最后的责任,最后的结果是所有人都不想为公司承担责任。
(3)平分股权容易导致利益失衡
“共患难”易,“同富贵”难。
一般来说,创业初期的公司发展的都比较慢,经济上也没有什么值得享受的,所以大家并不会在利益上或心态上感到不平衡。
当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各项业务的开展,每个合伙人的能力强弱以及贡献的大小逐渐呈现。如果说大家都能够独挡一面、各担其责、贡献相当,那皆大欢喜。
但往往事与愿违,可能就会出现有的合伙人并没有体现出该有的能力及担当,但他却因创业初期的股权分配原因,所享受的利益与其他合伙人一样,这引发贡献与收益的严重不符、责任与权利的重大失衡。若未能够及时进行调整,最终会造成彼此之间的计较和心理失衡。
典型的如真功夫,蔡达标和潘宇海均为创始人,最初享有相同的股权比例及经济权益。但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蔡达标获得荣誉及行业地位明显更多,导致各自心理失衡,最终祸起萧墙,同室操戈,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4)投资人望而却步,阻碍公司发展。
股权平均分配的公司,投资机构不敢投。
徐小平说“投资就是投人”,也就是投创业团队。而创业团队的成熟及稳定与否,在股权架构上投资机构一眼就能看出端倪。
雷军曾说“用10万赚10万和用100万赚10万,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付出的艰辛绝对不一样。”因此,一个好项目要快速发展,往往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
融资对创业公司尤为重要。若从股权架构上,看不出你的公司、你的团队有绝对能够拍板的人,那么投资机构会担心,若未来公司发生争议、股东出现矛盾,股东会能否做出最后的决策,公司是否会陷入僵局,进而是否会导致投资的失败。
所以,股权平分的架构是最差的股权结构,没有投资机构喜欢这样的公司,很多投资机构看到这样的公司就直接不考虑投资了。
最后的话:合伙创业需谨慎,平分股权要不得
合伙创业,股权架构顶层设计必不可少,也至关重要。雷军初次创业就遭遇股权设计最大的坑,所以合伙创业需谨慎,平分股权要不得。
回过来,再体会雷军对大学生创业的告诫之言,除了有雷军丰富精湛的创业投资经验分享外,想必也有雷军对自己大学创业这段经历复盘总结的真情流露。
创业,不仅要有分享的精神,更要有分享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