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如何设计股权的成熟期
在创业过程中,股权大叔刚开始饮血为盟,要拼出一番事业。但是中间可能会各怀鬼胎,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因素离开创业团队。
一、几种常见的股权成熟模式:
1、按年成熟
打个比方,A、B、C合伙创业,股比是6:3:1。做着做着,C觉得不好玩,就走了。
他手上还有10%的股份,如果项目做起来了,他等于坐享其成,这样对团队里的其他人是不公平的。
这个时候,就可以实行股权成熟制度,事先约定,股权按4年成熟来算,股权大叔一起干四年,预估四年企业能成熟。
不管以后怎样,每干一年就成熟25%,C干满一年整离开了,他可以拿走2.5%(10%X1/4)的股份,剩下的7.5%就不是C的了。
剩下的7.5%有几种处理方法。第一种,强制分配给所有合伙人,第二种,以不同的价格按公平的方式给A和B,这样A和B还可以重新找一个代替C的位置。
2、按项目进度
比如说产品测试、迭代、推出、推广,达到多少的用户数……这种方式对于一些自媒体运营的创业项目比较有用。
不过这也要依实际情况而定,有可能一年之内就做到一百万的粉丝,那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让我成熟?
3、按融资进度
这个进度可以印证产品的成熟,这是来自资本市场,即外部的的评价,可以实现约定完成融资时A得多少B得多少C得多少。
4、按项目的运营业绩(营收、利润)
因为有些项目离钱比较近,觉得团队能赚钱,那股权大叔就投钱。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业绩进行约定。
二、股权不成熟怎么办:
假如我是B,占30%股份,虽然只干了一年,或者刚开始干,但是我的股东权利不受影响,包括分红,表决,选举各方面全面不影响。
三、如果不成熟,要考虑哪些情况?
1、主动离职
股份必须让出来。
2、因自身原因无法履职
股东因为自身的原因,比如身体,能力问题,操守,观念,理念不一样等原因不能履职的,要把股份让出来。
3、故意和重大过失
在一些重要的岗位做出伤害运营利益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会被解职,肯定就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