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设计方案

先承诺再给股权,你想不到的那些坑

 
 
 
 

标签: 战略目标股权薪酬绩效一体化    战略目标股权薪酬绩效一体化项目    股权激励咨询方案    员工持股股权激励方案    股权激励咨询公司   

摘要:先承诺再给股权,你想不到的那些坑引入我发现很多有分享精神的老板都会给员工说,等企业做大一点,我就分股权给你们。有不少老板是在公司高层大会上说的,甚至还有的老板是在公司全员大会上说的。我相信不少企业存在这种现象。那么,这种先承诺,等企业做大了再分股权,是否可以呢?... [查看详细]

先承诺再给股权,你想不到的那些坑

引入

我发现很多有分享精神的老板都会给员工说,等企业做大一点,我就分股权给你们。有不少老板是在公司高层大会上说的,甚至还有的老板是在公司全员大会上说的。

我相信不少企业存在这种现象。那么,这种先承诺,等企业做大了再分股权,是否可以呢?

分析

我先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首先,这些老板是想分股权的,但是又觉得公司还小,担心员工觉得风险大,不想要股权,或者觉得现在公司体量这么小,我如果做股权激励要分很多出去,等大一些再分股权,就可以少分一些。所以,虽然想分但是最后没分。既然没分,为什么要跟员工说,等公司做大了,就会分股权给员工呢?

因为老板希望激励员工把公司一起做大做强,并且表明自己的分享心态。换句话说,用免费的承诺去激励员工,长期留下来,并且把公司做大做强,这可谓一本万利的生意啊!所以,很多老板有意或无意中就对员工进行了分股权的承诺。

但是不论你是基于何种原因对员工作出了承诺,就会产生一些你想象不到的意外的结果。你承诺之后,其实,就两种情况:一种员工等不到你兑现承诺就离职了,认为你不守信用。


后果
1、等不到老板兑现承诺就离职了

我们上次在上海做股权激励项目访谈的时候,有个人事经理就说,他之前待过两家公司,老板都说要做股权激励,说了一两年都没做,后来他觉得这样的老板说话不算数,跟着他没前途,就离职了。他说这家公司的老板就不一样,很有魄力,去年年底说的要做股权激励,然后就开始找专业机构,现在过完年,股权律师就开始做调查访谈了,我感觉这个老板很靠谱。

你想想,是不是有的员工等不到你兑现股权,就已经离职了?当然,他们离职的时候,是不会告诉你,他离职是因为股权问题。总得找个客观原因吧。

另一种情形就是,他终于等到你兑现股权了。这种员工算是很相信老板了。这种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2、老员工心理落差大

说一个我们亲历的项目。我们给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期权激励方案,老板为了显示公平,也为了能够摆脱老员工的束缚,就把评定数量的权利放给了合伙人会议,这个合伙人会议就是由要入股的人员共同组成的,大家评议之后,再进行投票,匿名打分,最后统计平均分。数量测算出来之后,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见,新进来的员工特别开心。但是有两位老员工特别不开心。

然后,老板就让我们去给这两个员工做思想工作,说服他去接受股份数量。我现在重点说说员工的想法。他跟我说,“卓律师,你知道吗?我是公司的头号员工,当时公司没几个人,很多事情都是我帮老板扛的,我为公司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啊,可是现在我的股权数量却跟他们新来的差不多,你觉得这公平吗?合理吗?当时创业初期,老板就跟我们说,以后公司做好了,融资成功了,就会给我们分股份。现在公司已经两轮融资,估值都过亿了。我还想就算没有百分之十,也应该有百分之五吧,怎么也没想到竟然只有百分之零点五啊。”

我跟他说,你不能只看股权比例,也要看股权价值,是吧。虽然是百分之零点五,但是也是价格50万啊。而且,我们以后每年都会按贡献分配,未来股权的价值还会上涨。

他又说,而且,我对这次的评议流程有很大的意见,老板自己不来评定,却把评定的权利放给员工,问题是他们这些后来的人,哪里了解我早期为企业做的贡献,我这么相信老板,却感觉被老板出卖了,关键时候没有为我着想。

后来,我跟他解释了很多,也安抚了很久,折腾了一个下午,总算基本搞定了。另外一个老员工就更加离谱,他觉得他应该有百分二十才比较合理。

我搞定那个老员工之后,就跟老板去反映这个情况,老板笑了笑说,其实他只是来得早而已,哪有多大贡献,能力也一般,如果让我来评定的话,我也不会多评,我觉得员工的评定还是比较合理的。后来,老板说,不过早期的工资确实低一点,这次我给他每月加2000元工资,也算是补偿他了,股权我按照大家的评定不会多给他了。这个员工接受了补偿和安抚,整体算是稳定了。那个想要百分之二十的老员工,待了一年后就离职了,毕竟心理落差太大了。

在我们做的很多项目中,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一般公司时间越长,这个问题就会越严重,就是股权激励做得晚的企业,这个项目比较严重。这个问题就连俞敏洪都遇到过。

3、 兑现时老板被动、风险大

新东方股改的时候也遇到这种情况。俞敏洪当时吸纳徐小平和王强的时候其实是各管一块,没有谈好股权,等到做股改上市的时候,让徐小平和王强他们掏钱买股份,但是他们觉得应该赠送比较好。

你觉得俞敏洪是会坚持让他们买股份呢?还是按照徐小平的要求送股份呢?

俞敏洪虽然不想送,但这个时候,徐小平和王强的地位已经非常高,俞敏洪没有其他选择。只好送了股权。新东方的三驾马车后来分家,和这次的股改不顺也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来看看任正非是怎么做的,任正非从来不事先承诺要给你股权,而是,直接让员工来购买股票,入股时,还要让员工签很多承诺,是让员工进行承诺,而不是自己给员工承诺。但是,任正非非常守信,从不亏待员工。所以,他能够团结越来越多的员工,越来越多的员工不断入股,也就把华为越做越大。


总结

与其承诺、不如行动

最后总结一下,打算做股权激励的老板,我们建议直接实施股权激励,最好别用承诺的方式来激励,用承诺来激励看起来一本万利,实际上效果有限而且成本巨大。已经给员工承诺的企业怎么办呢?那当然就是尽快兑现承诺了。因为一旦承诺就是一种负债了,自承诺之日起,你就欠员工的,欠的时间越多,就会产生越多的利息。我们发现,没有承诺的企业,老板开始做股权激励,员工往往喜出望外,真没想到老板会分股权给我们。而承诺很久才实施的企业,员工就有一种疲态,也觉得老板的股权是欠他们的,他们就算拿到了股权,也不会觉得特别开心,只是觉得拿回了应得的东西,就像借款出去,现在收回了本金,有什么好开心的呢?当然,能把借款收回来,还是比收不回来好太多了。

最后我用一句话来结束本文,知行合一,行动才是关键。



本文标题:《先承诺再给股权,你想不到的那些坑》
本文标签: 战略目标股权薪酬绩效一体化    战略目标股权薪酬绩效一体化项目    股权激励咨询方案    员工持股股权激励方案    股权激励咨询公司   
本文网址:https://www.guquandashu.com/a/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