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股权财税筹划咨询服务
一、股权财税筹划咨询适用企业
1、拟建立员工持股计划,希望提前对财税进行规划的企业
2、已建立员工持股计划,但在实施中遇到财税问题的企业
3、近期有上市计划,需要对持股计划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进行测算的企业
二、股权财税筹划咨询服务内容
1.股权激励
股权涉税规划
资深税务顾问根据企业情况设计方案,提供咨询
建议引入有税收优惠政策的园区,享受税收优惠
2.财务优化方案
测算对利润、现金流、股本稀释的影响测算
对股份支付的摊销,为企业上市保驾护航
三、股权财税筹划咨询服务流程
1出具测算报告,可直接对照修改财务报表
2金方略顾问全程跟踪辅导,保障方案落地实施
四、服务优势
具有十年以上经验的税务专家
定制方案
与园区政府战略合作
保证政策落地实施
五、股权交易9大节税方法
1、将企业的资产负债进行梳理
2、运用正当理由(股权转让收入偏低的认定条件)
3、延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4、先分红/转增资本,后转让
5、先撤资,后增资
6、非货币性资产投资
7、运用特殊性税务处理
8、利用不公允增资(部分地区适用)
9、利用区域性税收差异
六、合伙企业9大个税税目
经营所得(35%)
财产转让所得(20%)
工资薪金
租赁所得
劳务报酬
股息分红
稿酬
特许权
偶然所得
七、常见问题
1.股权激励哪些主体需要纳税?
(1)激励企业:
股权激励的成本费用是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涉及“工资薪金”支出的企业所得税扣除问题 适用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2)公司创始人:
如果股权激励的股份来源于自然人创始人持有的“老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适用“财产转让所得”的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若需纳税,纳税的情形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 <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进行处理。
(3)被激励对象:
一般而言,公司将激励股权授予员工直接持有时,需要按照“工资、薪金”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持有期间公司分配利润时,直接持有股权的员工、通过有限合伙企业持股员工需要按照“利息、股息、红利”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间接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需按照“股息、红利”项目缴纳企业所得税; 转让持有的公司股份时,直接持股的员工需按照“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通过有限合伙企业持股员工需按照“个体工商户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间接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转让财产”缴纳企业所得税。
2. 自然人“股权转让所得”个税的风险及应对
(1)要确定税款缴纳主体
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
(2)明确交易价款是否含税
扣缴义务人承诺支付税款
税后转让价
(3)认缴制下的股权转让涉税风险和应对
纳税主体认定的税务风险
计税依据确认和计量的税务风险
3.最新的创投财税政策有哪些?
国税总局进行2018年第三季度税收政策解读时国税总局所得税司副司长叶霖儿回答有关自然人在合伙企业股权转让行为中所得适用税率的问题时表示:“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为其纳税人,合伙企业转让股权所得,应按照’先分后税’原则,根据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合伙企业各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其自然人合伙人的分配所得,应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2018年9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保持地方已实施的创投基金税收支持政策稳定,由有关部门结合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按照不溯及既往、确保总体税负不增的原则,抓紧完善进一步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
国税总局进行2018年第三季度税收政策解读时国税总局所得税司副司长叶霖儿回答有关自然人在合伙企业股权转让行为中所得适用税率的问题时表示:“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为其纳税人,合伙企业转让股权所得,应按照’先分后税’原则,根据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合伙企业各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其自然人合伙人的分配所得,应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2018年9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保持地方已实施的创投基金税收支持政策稳定,由有关部门结合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按照不溯及既往、确保总体税负不增的原则,抓紧完善进一步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